嘉義規模5.2地震,震央往北移,專家這麼說了…
今凌晨0點46分,嘉義大埔鄉發生規模5.2地震,震及嘉義、台南地區,震度達4級,國家警報隨即響起。隨後,0點59分又發生規模3.6的餘震。地震專家郭鎧紋分析指出,這次5.2規模的地震破裂面相當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大小,並且是自1月31日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自1月21日的大埔規模6.4主震後,這次地震為第六大餘震,並且震央位置較主震向北移動。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在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時提到,這次嘉義大埔的兩次有感地震震央位置非常特殊,因為自1月21日規模6.4主震以來,餘震大多集中在主震南方,包括台南東山區、楠西區、南化區等地,但這次的地震卻出現在主震北邊。
他還指出,1月30日的大埔規模5.6地震,以及今凌晨發生的規模5.2地震,都是自1月31日以來的最大規模,其中規模5的地震破裂面大小相當於北市大安區,並且搖晃感十分強烈,民眾需提高警覺。
此外,郭鎧紋表示,去年全球發生了100次規模6以上的地震,平均每3.66天就會發生一次。而最近一次的規模6地震發生在7日的斐濟群島南部,與上次1月21日的台灣嘉義規模6.4地震間隔達17天,創下史上最長間隔的紀錄,值得關注。
他還指出,自1905年以來,全球發生了98次規模8以上的地震,但自2021年8月13日以來,已經超過3年未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並且近年來全球大地震的次數明顯減少,這讓他直呼「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