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膩「薄塑膠盒」直接丟垃圾桶?做錯罰6000元
by
AllenKung
·
許多人習慣吃完外賣後將塑膠餐盒直接丟棄,但這種行為其實可能違反垃圾分類規定。根據環保法規,像是薄塑膠盒、便當盒、速食容器等其實是可回收物品,但前提是這些容器必須先經過清潔處理,去除其中的油脂和湯汁。若不依規定處理,民眾最高可被罰6000元。

近期一名網友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對垃圾清理隊員要求嚴格的經歷。原來,垃圾車清潔隊員對垃圾袋的檢查非常仔細,看到袋子有稜角或者含有便當盒和塑膠蓋,會要求打開檢查,並拒絕收取這些垃圾。該網友表示過去由於食物容器油膩,處理難度高,許多地方直接將這類垃圾焚燒,讓他感到不解,為何現在要求回收?
對此,環境部解釋,許多薄塑膠容器,如塑膠盒、免洗餐具、速食容器等,屬於公告的回收項目。這些物品在使用後往往就被丟棄,因此它們被納入資源回收體系中。只要清洗乾淨後,這些容器便可以交由資源回收車處理,不應隨便丟棄。
然而,環保組織《GREENPEACE綠色和平》指出,塑膠餐盒因其油膩難以清潔,回收價值較低,且有時會遭遇回收商拒收的情況。儘管如此,這些容器仍屬於應回收物,若處理得當,仍能進入回收循環。這也提醒了大家,在丟棄這些容器之前,務必先清洗乾淨,去除湯汁和油脂。
另外,《RE-THINK重新思考》也建議,儘管外賣餐盒在清潔後可以回收,但因為這些塑膠容器的回收價值較低,最終可能不會被有效利用,長遠來看還是建議民眾盡量自備便當盒,這樣不僅能減少塑膠浪費,還能更環保。
總的來看,塑膠容器回收的問題仍然需要民眾提高警覺,了解回收規範,並依照要求進行分類處理。這樣不僅能減少罰款風險,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