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有多慘?預售買氣「只剩3成」,自住市場當道

台灣房市持續降溫,特別是預售屋市場表現不佳。根據實價登錄統計,去年12月全台預售屋交易數量跌破5000件,連續三個月未突破6000件大關。相較於央行調控前的高峰期,2023年12月的交易量僅相當於過去旺季的一個月的量能。今年的329檔期是否能打破現狀,將成為觀察上半年房市走向的重要指標。

近年來,預售屋市場的景氣波動十分明顯,過去每月1萬件的交易量通常是反映景氣好壞的關鍵指標。根據實價登錄數據,自2023年10月起,房市加溫,預售屋市場迎來了超過1萬件的交易量,並在去年5月和6月創下單月最高1.6萬件的記錄。然而,隨著央行的房貸管控措施開始發揮效果,預售市場快速降溫,9月以後的交易量接連跌破1萬件,並在10月到12月連續三個月低於6000件。

在過去的景氣周期中,新北、桃園、高雄和台中的預售屋市場交易量都曾穩定在2000件以上,台中甚至突破3000件。然而,目前七都的單月交易量普遍未達千件。相比去年6月的交易高峰,七都市場的交易量普遍下降了65%到81%。

隨著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預售屋市場已不再如過去般熱銷,更多的是個案表現,二手市場交易量也顯著萎縮。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自央行進行房貸管制以來,市場情緒降溫,購房者已變得更加理性,偏向選擇具有獨特性和競爭優勢的預售個案。現階段,自住需求成為主流市場,未來329檔期能否引發市場反彈,將是觀察房市復甦的關鍵。

當前的購房者在選擇預售屋時,更加注重物件的特色以及是否有額外的促銷活動和配套措施。預售屋價格在短期內調整的可能性較低,市場的調整可能更多地體現在個案的銷售策略和促銷力度上。對於今年329檔期,是否能打破目前的低迷狀態,將是上半年房市的關鍵觀察時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