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稅收5千億,全民普發1萬?賴清德回應了
去年財政部稅收超徵 5283 億元,國民黨主張「還稅於民」,建議全台灣每人發放 1 萬元現金。對此,總統賴清德 今(14)日 表示,政府將擴大社會投資,強調資源應用在更長遠的政策,以應對台灣的各種社會挑戰。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實收稅收達 3 兆 7619 億元,比原本預算多收了 5283 億元,這也是歷年來最大規模的超徵。其中,中央政府多收 3757 億元,地方政府則超收 802 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次高。
哪些稅收貢獻最多?
- 證交稅:受股市交易熱絡影響,去年證交稅收高達 2881 億元,年增 46%,超徵 794 億元。
- 綜所稅:稅收 8291 億元,年增 9.8%,超徵 1696 億元。
- 營業稅:稅收 6237 億元,年增 9%,超徵 616 億元。
- 營所稅:稅收 1 兆 1220 億元,年增 3.9%,超徵 1505 億元。
國民黨立委近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稅收已連續 4 年超徵,累計總額高達 1 兆 8707 億元,認為政府應該比照 2023 年的普發現金政策,立即啟動「還錢於民 2.0」,讓每位國民都能直接拿到 1 萬元現金。
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也表示,去年多收的 5283 億元稅收,都是政府「多拿」的錢,如果其中 2300 多億元 直接發給全民,也不過是超徵額的 4 成,比例其實不算多,政府應該回饋給民眾,而不是自行規劃運用。
針對「全民發現金」的訴求,賴清德 今日(14 日) 出席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時回應,政府將選擇 擴大社會投資,以應對台灣的長期社會問題,而不是單純發現金。他強調,這筆資金將投入多項政策,包括:
- 0 至 6 歲國家一起養(育兒補助)
- 高中職免學費與私立大學學費補助
- 長照 3.0 計畫
-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賴清德指出,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挑戰,這些政策才能真正減輕民眾負擔,讓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不只是短期發放現金。
至於「還稅於民」的主張是否會有其他替代方案?目前政府尚未進一步說明,後續財政政策仍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