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2千萬資產無負債,75歲退休男「憂心1事」,陷入「不敢花錢」焦慮
在日本東京,一名75歲的退休男子,擁有超過1億日圓(約新台幣2223萬元)的金融資產,並且沒有任何負債或貸款,生活看似安穩。然而,儘管財務狀況十分穩定,這位長者卻依然無法放開心中的顧慮,對花錢心生恐懼,這讓周圍的人感到十分困惑。他的最大焦慮並非資產不足,而是「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這種無法預測的未來,讓他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不敢過度消費,儘管他每月與妻子共同擁有23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元)的退休金可以支應日常開銷,並且這筆資金基本沒有減少。
這位退休男子年輕時便擔心退休後的生活無法保障,因此積極規劃理財,並且選擇了非常謹慎的投資方式,從而在65歲時達成了超過1億日圓的資產積累。他的每月退休金足以應付基本生活開銷,加上他過去十年來的生活方式依然保持簡樸,資產並未大幅縮水,這樣的情況本應讓他可以安享晚年。但即便如此,當問及是否想過上更享受的生活時,他依然表示心中有著一種不安,「如果現在開始花錢,萬一還能活很久,資產消耗得太快該怎麼辦?那樣我會後悔。」
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使他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依然無法放開對金錢的恐懼。他的情況引起了周圍親友的關注,許多人認為他過於憂慮,但他始終無法克服這種焦慮,覺得萬一將來的日子過得比預期還久,可能會為自己的過度消費付出代價。
理財規劃師小川洋平則指出,這位退休男子的情況正反映了許多退休族群的困境——他們儘管有足夠的資產,但卻無法完全放開心中的顧慮。小川洋平建議,對於退休生活的規劃,不僅要了解自己每月的支出和收入,更應該思考自己未來想過的生活模式。金錢的作用應該是幫助人們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存錢以防萬一。合理的理財規劃可以幫助人們確定自己需要多少資金來實現這些生活目標,從而避免過度節儉,錯失享受人生的機會。
這位75歲的男子或許代表了許多退休人員面臨的困境:儘管擁有充足的資源,但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金錢的過度依賴,反而讓他無法在晚年過得更輕鬆自在。如何在安心規劃與享受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將是他以及許多人退休後所需面對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