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恐喝出大腸癌!醫:細胞塑膠微粒數暴增3.4倍

你知道嗎?每天喝寶特瓶裝的水,可能會讓你不知不覺把「塑膠微粒」吃下肚!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生活中充滿塑膠製品,像是寶特瓶、塑膠杯、塑膠袋等,長期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潛在危害,特別是大腸健康。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每年恐吃下數萬顆

錢政弘指出,塑膠微粒其實藏在我們每天接觸的飲食裡,除了寶特瓶裝水,海鮮、食鹽(特別是海鹽)、啤酒,甚至空氣中都可能含有塑膠微粒!根據研究,每個人每年平均會攝取3.9萬到5.2萬顆塑膠微粒,而如果習慣喝瓶裝水,這個數字甚至會暴增到9萬顆,遠高於喝自來水的4千顆,這樣的差距相當驚人。

塑膠微粒可能與大腸癌有關

塑膠微粒進入體內後,會被腸道黏膜吸收,甚至隨著癌細胞增生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研究發現,大腸癌細胞內的塑膠微粒含量,竟然是正常大腸組織的3.4倍,雖然目前還不能說塑膠微粒一定會導致大腸癌,但它絕對是個潛在的健康風險,等同於「幫兇」的角色!

如何減少塑膠微粒攝取?

如果你是手搖飲、外帶湯品的愛好者,長期用塑膠容器裝熱食、熱飲,很可能會把更多塑膠微粒喝下肚。錢政弘建議: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改用玻璃杯、不鏽鋼杯、環保水壺裝水或飲料。
避免長時間存放飲品在寶特瓶內,尤其是高溫環境下,塑膠微粒釋放更快。
多喝家裡煮的開水或過濾水,比瓶裝水更健康。
減少塑膠袋裝熱湯、熱食,用陶瓷或不鏽鋼容器替代。

生活中減少塑膠微粒的攝取,雖然不是一時之間能完全避免,但透過改變習慣,至少能幫自己降低健康風險!你今天喝的水,還是用寶特瓶裝的嗎?也許是時候換個方式了!

You may also like...